《晋学研究》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年刊,自创刊以来,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,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。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。已出版多辑,每辑均包含丰富的内容,涵盖了中华早期文明、晋国都城、三晋文献、三晋宗教、山西史论以及书评等多个专题。这些专题不仅展示了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还反映了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,对促进三晋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山西史论专题则涵盖了从唐代到民国时期山西历史的多个方面,如武则天故乡的再研究、唐代山西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贡献、大同地区辽墓遗物探析等。这些研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山西历史的认知,也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。还设有书评栏目,通过对最新出版的相关学术著作进行评论,为读者推荐优秀的学术成果,促进学术交流。
地方学研究、中华早期文明、晋国考古、晋学访谈、霍山专题、丝路山西、山西史论、书评
1.表格采用三线表,并在表格上方提供中文和英文标题,居中排列。表头中使用“量符号/量单位”,并与文中的相关术语和符号保持一致。
2.作者信息应当包括作者姓名、工作单位(工作单位要求规范、统一、稳定,写出一、二级单位)、城市名和邮政编码,以及作者姓名、工作单位、城市名的英文翻译。另应提供详细的通讯地址、邮政编码、电子信箱、联系电话、传真等。
3.注明本文的重要题注、论文的性质(什么基金资助项目或哪级管理的科研项目、××学位论文、获××论文奖等)和作者简介。
4.正文一级标题采用汉字数字“一、二、三……”形式排序;正文二级标题采用汉字数字加括号“(一)、(二)、(三)……”形式排序,正文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“1、2、3……”形式排序,正文四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“①、②、③……”形式排序。
5.来稿要求论点明确、数据可靠、逻辑严密、文字精炼。本刊为公开发行期刊,文中不应涉及国家秘密、商业秘密等内容,请作者提高保密意识。
6.论文作者不得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,但论文作者本人可以在其后继的作品中引用(或翻译)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将其汇编在论文作者非期刊类的文集中。
7.稿件首页内容包括题名,每位作者的姓名、学历、技术职称及工作单位,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、电话、传真和Email,并标明正文字数、表数及图数。
8.文中出现的次序号,在引文末右上角方括号内注明,参考文献著录书写格式、间隔符号必须按照本刊规定。
9.基金项目有则加。格式为“基金项目:基金名称(编号)”。论文若系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,本刊将酌情优先发表。
10.摘要应在200字以内,摘要中不能使用评论性的词语,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,也可写明具有情报价值的其他重要信息。
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,请联系出版商,地址: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,邮编:100710。